蹭热度

Ubuntu将回归Gnome桌面

Ubuntu是比较流行的Linux桌面操作系统,只是我一直不喜欢。恩,一直不喜欢。我喜欢其他哪个?没办法,全部都不喜欢。CentOS系列的非桌面,还可玩玩。

很长时间Unity作为Ubuntu的桌面系统,其商业考量也是显而易见的:统一PC与Phone的开发界面。上一个这么做的是Microsoft的wince系列,失败了;当然Ubuntu也同样失败了。

可以这么说,Ubuntu向手机发展的商业尝试,彻底失败了。我估计它将重回PC端,且削减投资。当前没有Linux桌面系统预装能作为“有效商业模式”(恩,能赚大钱)的案例,Ubuntu的发展将严重萎缩。对,我在唱衰!!!

此外,Gnome Shell太丑了,太丑了!

“共享单车”的尴尬

“共享单车”是一二线城市内的“短租、短程”交通工具。恩,此时我还没尝试。
“共享单车被上私锁”、“颜色都快不够用了” 是近期围绕着“共享单车”的话题。

1)关于“上私锁”
类似于“上私锁”,一些“黑车司机”(三轮摩托类)也集中传出对“单车”的恶意破坏。
管子曰:“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”。“黑车司机”的破坏可以看成是“衣食足”而产生的“商业竞争”的表现;那“上私锁”就无法从此处解释了,毕竟不是“拆锁倒卖”。
之所以“上私锁”,原因是想“独占”使用;之所以“独占”最合理的解释是“资源稀少”而带来的矛盾。此处,好像可以推论出现有“投放量”的不足,而需要更多投入?我并不这样认为!再多的投放量也不可能覆盖到城市的各个角落,“投放不足”的假象始终会存在,而“上私锁”的“愿望”也始终存在。我不能简单将其解释为“私德”问题,但很多人的“道德水准”的确是有待提高的。

2)看看“投资热”
投资“共享单车”的公司也是越来越多,可以直接通过现有“颜色”来简单发现。
可以肯定的是,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,一定会“淘汰”出局一些公司,或者将整个行业做成“微利”行业。
在早期为了培养用户的“使用习惯”,出了一笔质押金外,多采用“低价”的营销方式。此方式,在没有竞争者的情况下,后期回报是可以预期的。但现在“免押金”,“周免费”等促销词层出,将行业快速进入了“烧钱”硬耗的阶段。随着后期回报变得越来越模糊,让行业前景变得更加不确定;或者说能够“撑”到后期的公司,才能够生存,前提是“要能够烧到最后”。

“多说”,关闭了!

首先说,之前也没怎么用。
嗯,确切的说是:自己用了别人不和我用。

之前思考过“多说”的可能的“盈利模式”:
1) 投放广告
不同“回复”的间隔内增加banner广告。
主要有两个问题:一是与用户挣利,在其他免费服务面前无招架力;另是“丑”。
2) 规模收费
对于成规模的用户收取费用。
必须承认:国人的付费习惯并未培养起来。这是难以逾越的障碍,其他的都是废话。
3) 技术占位
等待有钱而又想“包山包海”的“BAT”们收购。
这就只能说“多说”技术栈本身“无门槛”,且用户群非常“窄”。与BAT们的用户群无法整合。

最后,“多说”是一个成功的技术尝试,并不是一个成功的商业尝试。